宜蘭的工廠

上週末和規爸幾乎吵了起來,就在規仔抵達新竹而規爸接規仔回家的途中。這次的話題讓規仔實在難以妥協,規爸堅持「環保與經濟成長牴觸」,但規深信「環保與經濟成長可以共存」,基本上,意見相左是常有的事,各人有各人的理念,各自表述沒必要爭辯,但規爸堅持:「妳是錯的!我要糾正妳的觀念!」我就會忍不住想申訴。

為什麼只是從交流道回到家裡不到十分鐘的路程中要談這麼嚴肅的話題呢?這就要問規爸啦!難道咱們父女間除了政治、經濟以外就沒話題了嗎?我們也可以偶爾談談養狗的心得啊~旅遊的心得啊~養車的心得啊~最近吃得好不好、工作順不順啊~囧~偏不!就愛談政治跟經濟~啊!啊!啊!

話說,規一位從事環保運動的朋友考上聯合報記者,替她高興之餘和規爸聊起這事兒,規爸說:「她不是偏綠的嗎?聯合報不是偏藍,怎會用偏綠的記者?」
「她沒有顏色,支持環保不代表偏綠!只是一直以來只有民進黨在關心環保議題,藍軍沒幾個人關心。民進黨執政以後關心環保的也沒剩幾個啦!但還是有啦~少數!」(其實規也沒那麼了解,一切都是看表面,也不想深入研究,政治~沒興趣!)


「我也反對環保,人民都沒飯吃了還環保!」規爸就是這樣切入這個話題的...囧

規仔真的不懂,沒飯吃為何會跟環保畫上等號?環保做得很好的國家,他們的人民也沒因此餓肚子,不是嗎?為何會有「環境保育與經濟成長牴觸」這樣的迷思呢?有哪位學者進行了多年研究,證實環境保育與經濟成長牴觸嗎?

讓我們先回過頭探討一個根本問題:何謂「經濟成長」?

錢賺得多就是「經濟成長」嗎?那「國民快樂指數」是否有列在「經濟成長」的指標裡?沒有嗎?若以「經濟」=「經世濟民」來看,那國民快樂指數確實應列在經濟成長裡。

犧牲台灣生態資源、美景以換取工作機會或觀光人潮,例如:在宜蘭建個工業園區、在太魯閣挖個大洞築蘇花高、合歡山蓋個高山纜車…,我不知道這能為國家帶來多久的經濟成長,當我們的下一代承接這個社會時又是否覺得值得?破壞容易,重建難!更自私一點的問題,這些工程都飽了誰的荷包?

當墾丁被世界國家公園除名時,有多少人對這消息感到不快樂?也許有人會說:「管它!我們不稀罕!」其實這已非稀不稀罕的問題,而是著實反映著台灣生態死亡的嚴重程度。本國人不了解此刻的生態破壞在五十年後對國家的傷害,外國人來警示我們,我們仍摀住耳朵。

太多事件反應人類的自私了,短視近利,犧牲的卻是後人的福利,也許又有人會說:「管它!我們這一代過得好就好了!」那也要先確保自己不會有後代。

台灣曾經是飛舞著四百多種蝴蝶的美麗島嶼,捫心自問自己此生看過幾種?活著的喔!我們的祖先為了出口蝴蝶標本以賺取荷包滿滿,都抓得差不多了吧?台灣檜木剩幾株?沒有白化的珊瑚礁剩幾片?拍照不會拍到基地台的山林剩幾座?野生動物剩幾隻?(野貓野狗不算)

據說還有人提議在玉山裝個電梯直達山頂,我看甘脆改成手扶梯算了,還可以沿途欣賞風景(屆時已稱不上「美」景)...(=_=)

當台灣自然生態美景消逝,騎腳踏車環島的意義在哪裡?繞毒島一週可能會生病喔!對氣管不好,尤其騎的過程一直在大口呼吸。週末想帶孩子們到郊外走走要先能找得到「郊外」。動物園裡的動物標本更是一大諷刺,既是「標本」又怎能稱得上「動物」。

再來談另一個問題,既然環境保育與經濟成長牴觸,那犧牲環境經濟就一定能成長嗎?此成長是長久的嗎?誰來舉個例子吧!

規仔不是學者,只能提出淺見,若有人有不同見解,歡迎提出。但還是回到老話一句:意見相左是常有的事,各人有各人的理念,各自表述沒必要爭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小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