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利用每日通勤的十幾分鐘看一本名叫「這是誰家的孩子?」的書,已看了六分之一左右,談的是育兒經,大體上就是說這個作者如何用愛與包容教養出一個聰明乖巧的孩子。

寫推薦序的包括一名作家、孩子的幼稚園老師以及舅媽,不停讚揚這個小寶寶有多乖、多聰明、這個媽媽多會教孩子。作者本身也不停在內文中暗示她的小寶寶多麼與眾不同,當別人的孩子調皮搗蛋時,她的孩子卻能靜靜地把課程全數吸收,而且成熟懂事有禮貌,很得人緣,受大家喜愛。

那,我的感想呢?

我的感想就是:現在這個孩子才五歲,等十年後他還是那麼成熟、懂事的話,這本育兒經才有參考的價值。

不是我愛斤斤計較,畢竟我們也不止一次看到某某兩性專家婚姻破裂的報導,當他們說著一口好愛情時,自己的婚姻卻走向死亡,是誰終結了他們?說服力在哪裡?苦苓也是其中一個經典的例子。

聽說有一本書出自一名媽媽之手,講述她是如何靠教養之力讓她的女兒唸進哈佛,規仔還沒看過這本書,但滿想看的,像這類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且頗為出類拔粹的育兒經驗,個人覺得才有說服力、才有參考價值。

現在的成就不是成就,成就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淬鍊與證明!

龍應台有一篇文章在網路上頗為流傳,講述她對親子關係的看法,好久以前看的,但一片段印象深刻:龍應台的兒子出國時,在機場,母親依依不捨地目送孩子離開,孩子卻很瀟灑地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連頭也不回。龍應台覺得母父與孩子的緣份就是這樣,母父靜靜地守候,不成為孩子未來的羈絆。文章裡的隻字片語讓人覺得親子的緣份好薄,孩子總會離開父母轉而尋找並開創自己的人生。

咩咩因為太過感慨而將文章分享給我,她對「孩子總會離開」百般無奈,但我卻不這樣認為,畢竟,我就不是這樣的人!規仔覺得,龍應台寫的是龍應台的兒子,那只是個個案,那只是她個人的感嘆,「孩子總會離開」是她教養出來的成果,就如我們其他人一樣,用什麼方式教出什麼樣的孩子,最後都是自己承擔!

親子緣份厚或薄,是家庭養成。
孩子或乖巧或卑劣,也是家庭養成。

我們所看、所聽,舉凡個性、外型、態度等等都是家庭養成,這也就是所謂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多麼可怕的字眼,但卻扎扎實實影響我們的一生,例如童年時期,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模式會深深影響未來他對人類的信任,甚至,「信任感」可能在更早於襁褓前便開始累積。這也就是為什麼「家庭健全」對孩子的發展如此重要,充滿愛的家庭與充滿打罵的家庭,孩子心智會不一樣嗎?

我相信會不一樣。(不過這也只是揣測,畢竟我沒有孩子...(=_=)...)

像龍應台一樣深信「孩子總會離開」不好嗎?也沒什麼不好,端看個人的價值觀吧!我算是和我的家庭綁得很深的人,因為放心不下媽媽,所以我這輩子都不可能出國留學,我當然也會覺得不自由,可是這就是親情的羈絆,世界上還有誰比自己的媽媽更值得珍惜呢?媽媽是除了上帝之外唯一不會背叛我們的人啊!

還記得有個故事說著一名女子被問了下列問題:有一群人掉進了水裡快淹死了,其中包含妳的兒子、丈夫、母親,妳只能救一個人,請按順序逐一刪除妳放棄的人。當只剩下兒子、丈夫、母親時,她刪了兒子,後來是母親,這名選擇救丈夫的女子最後哭了。

多麼困難的選擇?規仔與發董討論過這個問題,簡單到不能再簡單,有志一同當然是救媽媽!兒子可以再生,老公可以再找,媽媽可只有一個啊!媽媽的存在是獨一無二的,是無可取代的!前幾天又和發董聊到「母親」這個話題,發董的外婆已經過逝,我的外婆也走了,這表示我們的媽媽都已經沒有媽媽,發董說:「當外公外婆都過逝後,我爸對我媽說:『我們都是孤兒了!』。」聽在心裡好疼啊!

或許別人的孩子會離開父母,或許未來我的孩子也會離開我,但我絕對不會離開我的父母!
至少不會離開太遠...(-////-)...像現在這樣新竹、台北兩地跑就夠遠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小小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 人氣()